灌喂氧化鱼油使草鱼肠道黏膜胆固醇胆汁酸合成基因通路表达上调 |
| |
引用本文: | 叶元土, 蔡春芳, 许凡, 董娇娇, 张宝彤, 萧培珍. 灌喂氧化鱼油使草鱼肠道黏膜胆固醇胆汁酸合成基因通路表达上调[J]. 水生生物学报, 2015, 39(1): 90-100. DOI: 10.7541/2015.12 |
| |
作者姓名: | 叶元土 蔡春芳 许凡 董娇娇 张宝彤 萧培珍 |
| |
作者单位: | 1.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江苏省水产动物营养重点试验室, 苏州 215123;2.北京营养源研究所水产动物系统营养研究开放试验室, 北京 100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2417);苏州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SYN201316资助 |
| |
摘 要: |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试验对象, 灌喂氧化鱼油7d后, 采集肠道黏膜组织并提取总RNA, 采用RNA-seq方法, 进行氧化鱼油组和正常鱼油组草鱼肠道黏膜基因差异表达水平、基因注释和IPA基因通路分析, 并测定了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研究结果显示, 草鱼肠道黏膜在受到氧化鱼油损伤后, 胆固醇和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代谢酶、调节胆固醇和胆汁酸合成或转运的代谢酶或蛋白基因差异表达, 部分基因差异表达达到显著性上调水平. 实验结果表明, 草鱼肠道黏膜具备完整的乙酰辅酶A胆固醇胆汁酸的合成代谢基因通路. 肠道黏膜在受到氧化鱼油损伤后, 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的胆固醇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基因表达增强, 胆固醇由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的逆转运途径基因通路表达下调, 胆固醇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基因通路表达上调; 以胆固醇为原料的胆汁酸经典合成代谢途径基因通路表达上调, 而胆汁酸的补充合成途径基因表达下调. 在灌喂氧化鱼油后, 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含量分别增加了28.84%、29.56%和12.13%, 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下降了8.15%.
|
关 键 词: | 草鱼 肠道黏膜 RNA-seq 胆固醇 胆汁酸 基因差异表达 |
收稿时间: | 2014-02-13 |
修稿时间: | 2014-07-02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