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重组恶性疟原虫DNA质粒免疫小鼠及抗原表达的调控
作者姓名:谢文凯陈启宇  汪群斌潘卫庆颜日辉  陆德如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200032
2.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42
3. 第二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4.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生物技术和分子遗传研究所,上海,200433
摘    要:将恶性疟原虫MSP1-31基因序列,引入四环素(Tc)控制的真核表达载体pTRE,获得重组质粒pTRE-31。将MSP1-31的原核表达载体pDS56T1转化大肠杆菌表达MSP1-31,亲和纯化后作检测用抗原。pTRE-31与辅助质粒pTet-off(tTA)肌肉注射4周龄BALB/c小鼠,观察DNA介导免疫情况。结果显示,四环素饲喂的小鼠4周时血清抗体阳转率为7.1%(1/14),而不饲喂四环素组可达100%(14/14),表明用pTRE-31/pTet-off重组质粒组合直接注射小鼠有效地引发了针对疟原虫MSP1-31抗原的体液免疫反应,且可受控于四环素。不饲喂四环素组小鼠在12周后仍能维持抗体阳性,倍比稀释ELISA显示血清抗体滴度在4周、8周和12周内持续上升。饲喂四环素组小鼠4周后停止饲喂Tc,第8周和第12周检测仍有部分(60%)小鼠血清抗体阳转,而继续饲喂Tc的小鼠未有抗体阳转,暗示重组质粒DNA在小鼠体内可持续存在至少4周并仍具备表达功能。

关 键 词:恶性疟原虫  DNA疫苗  四环素  抗体阳转率
文章编号:1000-3061(2000)01-0013-04
修稿时间:1999-01-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