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木棉种子萌发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郑艳玲 马焕成 Scheller Robert 高柱 郑元 |
| |
作者单位: | 1. 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4 2.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Portland, Oregon, 97207, USA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4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175);国家林业科学技术推广项目([2011]35号);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
| |
摘 要: | 木棉(Bombax malabaricum DC.)是一种可以生长在干热河谷的落叶大乔木.河谷内,木棉成年树木生长良好,有大量结实,而其周围却很少有种苗出现.通过室内条件研究木棉种子的物理特性和萌发的生物学特性,可以了解该物种种子萌发对环境因子的需求,为探讨木棉在干热河谷内自然种群更新难和萌发阶段对这一特殊生境的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经测定,木棉种子千粒重为39.08 g,比同科的其它物种要轻.四唑(TTC,1.O%)染色测定种子生活力的结果表明有生活力种子占64.0%.种皮对吸胀无障碍,种子在25℃吸胀2d时就开始萌发.检测了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而且对温度有较广的适应性,15-35℃都可以萌发,25-35℃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但随温度升高,萌发速率加快,幼苗长势增加;萌发过程对渗透胁迫敏感,聚乙二醇(PEG)浓度为0.10 g/mL时萌发率较对照显著下降,0.15 g/mL时种子就不能萌发;室温吸胀24h的种子对热激敏感,42℃热激2h后萌发率就已经显著下降;室湿下水杨酸(SA,1,10,100 mg/L)浸种24h,没有提高种子在萌发期间对干旱和热激的抗性.可见,高温和干旱是限制木棉种子成功萌发的关键因子,然而发现,温度较高时水分过大也会造成萌发后幼苗的死亡.
|
关 键 词: | 木棉 种子萌发 温度 干旱胁迫 热激 |
收稿时间: | 2011-11-28 |
修稿时间: | 2012-05-17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