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疏叶骆驼刺和多枝柽柳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引用本文:麦格皮热提古丽·达吾提,王海鸥,陈晓楠,伊丽努尔·艾力,马晓东.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疏叶骆驼刺和多枝柽柳生长及生理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23(11):1897-1909.
作者姓名:麦格皮热提古丽·达吾提  王海鸥  陈晓楠  伊丽努尔·艾力  马晓东
作者单位:1.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 新疆特殊环境物种保护与调控生物试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67069,42067067);
摘    要: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与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是塔里木河下游优势种,也是重要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共生植物,二者常相伴而生且均受水分严重限制。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法,以疏叶骆驼刺和多枝柽柳幼苗为试验材料,设定正常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70±5)%,D0]、中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40±5)%,D1]和重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20±5)%,D2]3个水分梯度,设置接种(AMF+)和不接种(AMF-)2种处理,以及供体植物疏叶骆驼刺和受体植物多枝柽柳之间2种菌丝传递距离(长菌丝传递距离30 cm, L;短菌丝传递距离15 cm, S),探究了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菌丝传递距离对2种不同生活型的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供体植物接种AMF后在供、受体间形成丛枝菌根菌丝网络(arbuscular mycorrhizal networks, AMNs),其中与正常水分(D0)处理下的侵染率相比,重度水分(D2)处理下长距离处理受体侵染率的降幅为73.22%。(...

关 键 词:干旱胁迫  丛枝菌根真菌(AMF)  疏叶骆驼刺  多枝柽柳  生理变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