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深入了解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氮有效性的季节动态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典型红壤侵蚀区不同恢复阶段植被样地(裸地、恢复10、20、30年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4个季节采集了表层(0-10 cm)土壤样品,比较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无机氮(SIN)、可溶性有机氮(DON)、氮矿化速率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含量的季节动态特征。结果发现:(1)土壤NH+4-N、NO-3-N、SIN、DON和MBC、MBN含量并未随着植被恢复得到显著提升,不同恢复阶段马尾松林与地带性天然次生林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各林地土壤氮矿化作用以氨化作用为主,土壤硝化作用较弱,土壤SIN以NH+4-N形式为主,NO-3-N含量偏低,且不同恢复阶段马尾松林净氮矿化峰值出现在夏、秋季,而在春季偏低,土壤有效氮供应不均衡。(3)土壤MBC、MBN与无机氮组分、DON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以很好地指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状况。研究表明,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氮养分恢复相对缓慢,植被生长中后期存在土壤氮养分供应限制。因此,今后应继续加强植被恢复与治理,采取多树种混交的植被恢复模式,并按土壤氮养分季节供需关系适当施用氮肥,以提升森林植被生产力和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