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科二型花柱植物滇丁香传粉精确性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陈燕 王顺雨 游贤松 胡德美 姚仁秀 汤晓辛 王晓月 |
| |
作者单位: |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阳 550025;贵州师范大学国家林业局西南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25;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2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1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U1812401);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2019/1237) |
| |
摘 要: | 异型花柱是一种受遗传因素控制的花型多态性现象,其适应意义在于提高不同花型间传粉精确性,从而促进异交。为检验二型花柱植物滇丁香(Luculia pinceana)是如何促进异交并确定有效传粉者的类型,实验统计自然种群中长、短柱型的植株数量,测量花部特征,统计自然种群植株柱头上的型间花粉落置的数量和比例,比较型内、型间花粉的萌发率以及花粉管长度,比较不同人工授粉处理结实情况,观察传粉昆虫类型并测量虫体特征。结果表明(1)滇丁香自然居群中长、短柱型植株的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长柱型的筒深、筒直径、开口直径、雄蕊长和柱头长均显著小于短柱型,而长柱型的叶片长和宽、雌蕊长、花药体积、花粉粒体积、柱头厚均显著大于短柱型。(2)自然种群植株柱头上型间花粉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型内花粉的比例。(3)型间授粉的花粉萌发率以及花粉管长度均大于型内授粉和混合授粉。(4)型间授粉的结实率显著高于型内授粉的结实率,型内授粉具有一定的结实。(5)夜行性长喙条背天蛾(Cechenena lineosa)是滇丁香的有效传粉者,其吻长和滇丁香的花筒深相适应。本研究表明二型花柱植物滇丁香主要是通过与其花部特征相匹配的长喙天蛾实现有效的传粉,通过促进型间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而有利于型间授粉结实,提高传粉精确性。
|
关 键 词: | 滇丁香 传粉精确性 二型花柱 花部结构 繁殖策略 |
收稿时间: | 2021-01-17 |
修稿时间: | 2021-06-02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