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贵州省典型汞铊矿区周边农田土壤跳虫群落特征
作者姓名:刘厶瑶  李柱  柯欣  孙丽娜  吴龙华  赵杰杰
作者单位:1.沈阳大学环境学院, 沈阳 110044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
3.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上海 20003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802602)
摘    要:大量的采矿活动导致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 严重危害土壤生物安全。汞、铊等重金属元素毒性强, 相关污染的土壤生态风险鲜有研究。跳虫作为土壤环境变化指示生物, 能很好地反映土壤质量的健康状况。本研究以贵州省某汞铊矿区周边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 按离矿区距离和作物类型设置4个采样区, 每个采样区种植2种作物, 每种作物农田设置3个样方。研究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调查区内跳虫平均密度为12,000 ind./m2; 采样区距离矿区越近, 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越大, 综合污染指数越高, 跳虫种数、密度、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均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 环境因子分析表明重金属显著影响跳虫群落结构: Folsomides americanusIsotomiella minorProtaphorura encarpatus数量与汞、铊和砷含量呈负相关。高有机质含量能缓解重金属对土壤跳虫的影响, 但作物类型(玉米与薏仁)对土壤跳虫群落结构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或能反向调节重金属污染对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

关 键 词:重金属污染  跳虫  指示物种  群落多样性  土壤动物  
收稿时间:2022-05-13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