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市新建景观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姓名:李诗琦  李为  郭超  买占  廖传松  刘家寿  葛炫辰  尹文文  范宇涛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2;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3.南通创新区管理办公室, 江苏 南通 2260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0601);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5);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2019331)和南通市中央创新区紫琅湖生态水处理项目
摘    要:2019年对南通市中央创新区新建湖泊紫琅湖的浮游植物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旨在研究典型城市新建景观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紫琅湖全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种类7门186种,春季种类数最多,共6门113种,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占17.7%,绿藻门(Chlorophyta)占19.5%,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占39.8%;夏季种类数最少,共7门43种,其中蓝藻门占32.6%,绿藻门占30.2%,硅藻门占16.3%;冬季和春季则硅藻种类多。从丰度来看,各季节浮游植物组成均以蓝藻为主,冬、夏、秋季蓝藻的丰度分别为(26.81±6.70)×106 ind./L、(12.77±1.02)×106 ind./L和(31.99±10.23)×106 ind./L,显著高于其他藻类(P<0.05)。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透明度、pH、总磷和浊度是与浮游植物群落相关性较强的4个环境因子,其中透明度是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冬季和春季浮游植物主要与透明度正相关,夏季主要与总磷和浊度呈正相关,秋季主要与pH呈正相关。紫琅湖的浮游植物优势类群以蓝藻门为主,其中伪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为全年唯一的优势藻类(优势度指数分别为Y=0.66,Y=0.10,Y=0.16,Y=0.26)。综合营养指数表明湖泊处于轻度富营养水平,浮游植物多样性水质评价表明夏季水体污染相对严重。城市新建景观湖泊紫琅湖营养水平较高、透明度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波动大,暴发蓝藻水华的可能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新建景观湖泊水质改善和健康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新建湖泊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生态系统构建
收稿时间:2021/9/17 0:00:00
修稿时间:2021/11/5 0:00:00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a new urban landscape lake
Authors:LI Shiqi  LI Wei  GUO Chao  MAI Zhan  LIAO Chuansong  LIU Jiashou  GE Xuanchen  YIN Wenwen  FAN Yutao
Abstract:
Keywords:newly built lak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environment factor  ecosystem construction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