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与非洲狗尾草单、混种群落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比较 |
| |
作者姓名: | JIANG Zhi-Lin 刘万学 WAN Fang-Hao 李正跃 |
| |
作者单位: | 1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4) ;(2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0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
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 |
摘 要: | 植物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是植物竞争取胜的重要生态策略之一, 土壤酶活性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研究了紫茎 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单种(A)、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单种(S)和两物种混种(A+S)群落4种重要的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 变化及其规律, 并对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1)群落S土壤有效氮(NH4+-N和NO3--N)含量高于群落A对应养分含量, 而与群落A+S该养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群落S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低于群落A对应指标, 而群落A+S其含量最低。2)群落S、A+S和A土壤蛋 白酶和脲酶活性的高低次序分别为S>A+S>A、A+S>S>A; 群落A+S、S和A磷酸酶活性依次升高; 群落A+S、A和S蔗糖酶活性依次降低。3)在生长 过程中, 3类群落土壤NO3--N、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在生长初期(5月)最高, 随后逐渐降低; 土壤NH4+-N含量呈现单峰趋势, 在生长后期(9月)最 高。3类群落土壤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随生长时间推移而升高, 在生长末期(11月)最高; 土壤磷酸酶和脲酶酶活性在生长过程中呈现单峰趋势, 在生长旺盛期(7月)最高。3类群落间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具有较一致的相关性。由此推断, 非洲狗尾草对土壤含氮化合物的活化能力比紫茎 泽兰强, 且在种间竞争中能够强烈抑制紫茎泽兰对土壤含磷、含钾化合物的活化能力是其竞争取胜的可能原因;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差 异是引起土壤有效养分变化的重要驱动机制之一。
|
关 键 词: | 紫茎泽兰 非洲狗尾草 植物竞争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