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崇明岛周缘盐沼湿地土壤碳储量的空间格局 |
| |
作者姓名: | 王栋 邹维娜 杨华蕾 李阳 刘君恬 田丰 李秀珍 袁琳 |
| |
作者单位: | 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崇明生态研究院, 蓝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024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1418;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崇明生态研究院, 蓝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0241;长江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上海 20216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3207,42141016);上海市科委项目(22dz1202700,21DZ1201803) |
| |
摘 要: | 盐沼湿地在缓解温室效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储存在盐沼湿地土壤中的有机碳(SOC)是盐沼湿地碳汇的主要成分,但受植被覆盖、土壤环境等生境要素变化的显著影响。以长江口崇明岛周缘的盐沼湿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分别测量了环岛不同样线和不同植被区SOC含量及环境因子(盐度、容重、碳氮比(C/N)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盐沼湿地SOC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崇明岛周缘盐沼湿地SOC含量和储量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北侧的土壤SOC含量高于南侧,东北侧的SOC储量高于西南侧区域;(2)垂直各层上,SOC含量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少的趋势,表层0-50 cm深度的单位面积SOC储量大于50-100 cm深度;(3)植物类型和土壤理化因素(土壤C/N、土壤盐度、土壤容重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崇明岛周缘盐沼湿地土壤碳储量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受河口区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多种因素空间异质性的共同影响,盐沼湿地土壤SOC储量格局也易呈现空间差异,因此在开展盐沼湿地储碳机制研究、科学评估盐沼湿地储碳能力及实现盐沼"蓝碳"固碳增汇时应充分考虑区域间的环境和生态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
关 键 词: | 盐沼湿地 碳储量 河口 土壤有机碳 空间格局 |
收稿时间: | 2022-08-15 |
修稿时间: | 2023-07-10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