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红海榄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抑制鱼类致病菌活性研究
作者姓名:李家怡  周文红  李菲  高程海  易湘茜
作者单位:1. 广西大学 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南宁 530004;广西科学院 广西海洋天然产物与组合生物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宁 530007;广西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南宁 530001;2. 广西大学 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南宁,530004;3. 广西科学院 广西海洋天然产物与组合生物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宁,530007;4. 广西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南宁 530001;广西北部湾海洋中药应用技术与产品研发实验室,南宁 530001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5GXNSFBA139195,2015GXNSFBB139001); 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Y2015YB146);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合15104001-11); 广西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16-380-29)[Supported by Guangxi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2015GXNSFBA139195,2015GXNSFBB139001);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Program(KY2015YB146); Key Progra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gram of Guangxi(15104001-11);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Generic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CM Preparation(16-380-29)]。
摘    要:红海榄为红树科红海属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海岸的红树林中,为真红树植物的典型代表。该研究以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海榄为对象,应用稀释涂布法和三线法从红海榄各组织中分离出17株内生细菌,通过各菌株形态特征观察及利用16S rRNA序列基因和韦恩图分析其内生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17株内生细菌分属3个门5科7属8种,Micromonospora和Mangrovibacter属为其优势类群。进一步分析发现红海榄根茎叶等组织的内生细菌类群差别较大,仅有1个相同菌属,17株菌中有3株菌与已有细菌物种典型菌株的全长16S rRNA基因相似性低于97%,代表着潜在的新属或新种。运用纸片法研究8株内生细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鱼类致病菌副溶血弧菌活性抑制效果,发现3株内生细菌(H003、H013、H009,浓度5 mg·m L-1)的代谢产物对副溶血弧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8.4±0.07)、(8.2±0.07)、(8.3±0.14)mm。该研究结果表明红海榄中具有较好的内生细菌多样性和抑菌活性,为今后研究其内生细菌的化学多样性及其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关 键 词:红海榄  内生细菌  物种多样性  副溶血弧菌  抑菌活性
收稿时间:2016-07-21
修稿时间:2016-08-2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