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载畜率下瓣蕊唐松草的生长和繁殖对策
作者姓名:乔丽青  田大栓  万宏伟  宝音陶格涛  潘庆民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07B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KSCX2-EW-Z-5)
摘    要:放牧是内蒙古草原最主要的利用方式, 而草原植物在不同放牧压力下的生长和繁殖策略是它们与有蹄类动物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为了了解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的生长和繁殖策略如何响应载畜率的变化, 作者依托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站的大型放牧实验平台, 从种群、个体和器官三个组织水平上研究了该物种对放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1)在种群水平上, 随着载畜率的增加, 瓣蕊唐松草减少了生殖株丛数或不进行有性生殖生长。该实验条件下, 载畜率每hm 2 7.5只羊(夏季)是瓣蕊唐松草不再进行生殖生长的阈值; 2)在个体水平上, 随着载畜率的增加, 瓣蕊唐松草降低了株高和个体生物量, 减少了生殖枝、花朵和种子等生殖器官的数量。随着载畜率的增加, 瓣蕊唐松草生殖分配的调节从依赖于植株个体大小向不依赖于植株个体大小转变。3)在器官水平上, 随着载畜率的增加, 瓣蕊唐松草减少了生殖枝的花朵负荷, 提高了单粒质量。籽粒数量和籽粒质量之间的权衡是瓣蕊唐松草应对放牧干扰的重要机制。

关 键 词:放牧  多年生杂类草  种群  生殖分配  典型草原  
收稿时间:2014-04-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