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现状
引用本文:马海燕 刘红玲,傅少颖 孙冰 张春梅.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现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8):5576-5578.
作者姓名:马海燕 刘红玲  傅少颖 孙冰 张春梅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749);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200924);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00481025)
摘    要: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又称后发性白内障,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与患者手术时的年龄,囊袋的大小,囊口的连续性,血房水屏障破坏释放的炎症介质,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及晶状体皮质的多少,以及所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材质等。研究者对手术方式的改进及人工晶体材料设计进行研究,以降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但它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没有解决的难题。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是目前治疗PCO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但仍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并且治疗费用较高。研究者进一步改进手术技术,人工晶体材料设计和在使用药物治疗方面,选择即安全有效和较少的费用消除PCO。

关 键 词:后发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人工晶体材料  手术方法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fter Cataract
MA Hai-yan,LIU Hong-ling,FU Shao-ying,SUN Bing,ZHANG Chun-mei.The Occurrence Mechanism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fter Cataract[J].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2014,14(28):5576-5578.
Authors:MA Hai-yan  LIU Hong-ling  FU Shao-ying  SUN Bing  ZHANG Chun-mei
Institution:MA Hai-yan;LIU Hong-ling;FU Shao-ying;SUN Bing;ZHANG Chun-mei;The Ophthalmology Hospital of The First Clinical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After-cataract  Lens epithelial cell  IOLmaterials  Surgical technique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