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北部不同地点樟子松人工林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的差异
作者姓名:雷帅  张劲松  孟平  何子兵  程顺  孙守家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37;内蒙古毛乌素沙地开发整治研究中心, 乌审旗 017300;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承德 068466;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资金项目(CAFBB2018ZA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705)
摘    要:通过树木年代学方法,测定了毛乌素和塞罕坝相同密度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全木(Ringwood,RW)、早材(Earlywood,EW)和晚材(Latewood,LW)宽度,计算胸高断面积增量(Basal area increment,BAI),并建立了樟子松年轮宽度年表,分析其对气候响应的差异。结果显示,毛乌素(Mu Us)樟子松轮宽随树龄呈"升-降"的曲线变化,塞罕坝(Saihanba)呈线性下降,两地樟子松BAI变化相似,呈"升-降"的曲线变化,EW占RW的65%—70%,表明EW对RW贡献较大。生长期间,毛乌素樟子松早晚材比例保持平稳,塞罕坝EW/RW值下降,LW/RW值上升,两地干旱事件均使LW/RW值下降,EW/RW值上升。差值年表(Residual chronology,RES)相关性分析显示,毛乌素樟子松径向生长主要与4、7月平均降雨,7月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3、8月平均温度及上年12月和当年3月最低温度呈正...

关 键 词:樟子松  径向生长  差值年表  气候变化
收稿时间:2019-11-15
修稿时间:2020-04-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