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沙埋和种子大小对固沙禾草沙鞭的种子萌发与幼苗出土的影响
作者姓名:朱雅娟  董鸣  黄振英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37计划)
摘    要:该文研究了野外条件下不同深度的沙埋对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影响,以及温室条件下种子大小对不同深度沙埋后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埋深度显著影响沙鞭的种子萌发率、幼苗出土率和种子休眠率。沙子表面的种子不能萌发。2 cm的浅层沙埋时的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出土率最高,1 cm 沙埋的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出土率次之。沙埋深度超过2 cm之后,沙鞭的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出土率与沙埋深度呈负相关。2 cm的种子休眠率最低。从2 ~12 cm,种子休眠率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幼苗能够出土的深度(1~6 cm),幼苗首次出土所需的时间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而延长。种子大小对沙鞭的种子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深层沙埋(6 cm)时,与小种子相比,大种子产生的幼苗的出土率较高。从2~6 cm,大种子形成的幼苗的茎长度都较长。

关 键 词:沙鞭  沙埋深度  种子大小  种子萌发  幼苗出土  种子生态学  
收稿时间:2004-08-12
修稿时间:2004-11-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