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的研究II.进一步提纯及其性质
引用本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酶结构与功能研究组.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的研究II.进一步提纯及其性质[J].微生物学报,1977,17(2).
作者姓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酶结构与功能研究组
摘    要:红曲霉(Monascus sp.) AS 3.2199的葡萄糖淀粉酶(E.C.3.2.1.3)的凝肢电泳图谱表现为5个带。过去曲经提纯得到过以带3和带4为主的制品。结晶的样品仍具有两个带。现将DEAE一纤维素柱层析的条件加以改变,即以0.01M、pH5.8的吡啶一盐酸缓冲液及NaCl浓度梯度(0—0.2M)洗脱,可以得到以带4为主的制品,经在同样条件下再层析即得到凝歧电泳均一的纯带q样品。纯酶作用的最适条件为pH4.5,温度50—55℃。耐热性较差,在55℃保温5小时后,酶活力仅存13%。酶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的米氏常数K。为1.05×10-4(克/毫 升)。Ag+、Fe++、8-羟基喹啉和碘乙酸对酶有抑制作用。用等电聚焦法测定出来的等电点pI为4.04(5—7℃)。紫外吸收光谱最高吸收值在282毫微米,最低吸收值在252毫微米。超离心沉降分析表现为均一样品,样品浓度为10毫克/毫升时测得的沉降?占数sw,20为5.55s,浓度0.27毫克/毫升时,测得的Sw,20为4.8S。用凝胶过滤法在Sephadcx G 100柱上测出分子量为55,000。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