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温对窄叶鲜卑花高寒灌丛生物量碳和氮分配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刘美 马志良 |
| |
作者单位: | (1 绵阳师范学院 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 621000;2 西华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 |
| |
基金项目: | 西华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9B036);绵阳师范学院科研启动项目(QD2021A37);绵阳师范学院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ESP2102) |
| |
摘 要: | 文章以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灌丛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s)模拟增温实验(+1.2℃),分析增温对灌木层和草本层各器官碳、氮分配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以揭示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灌丛灌木层和草本层碳、氮分配对增温的响应策略。结果显示:(1)增温使窄叶鲜卑花灌木层叶、粗根、细根碳库显著增加18.8%、7.7%和139.4%,使灌木层细根氮库显著增加153.9%;增温使草本层地上和地下部分碳库显著增加60.4%和130.5%,使草本层地上和地下部分氮库显著增加46.1%和124.0%。(2)增温使灌木层茎和粗根碳分配比例显著降低18.9%和16.2%,使灌木层叶、茎和粗根氮分配比例显著降低25.2%、23.3%和14.4%,使灌木层细根碳、氮分配比例显著增加86.5%和96.2%;增温使草本层地上部分碳、氮分配比例显著降低19.5%和18.9%,使草本层地下部分碳、氮分配比例显著增加15.6%和24.8%。(3)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温度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影响灌木层地上碳、氮分配的主要因子,能解释其变异的72.0%以上;土壤温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是影响灌木层地下碳、氮分配的主要因子,能解释其变异的92.0%以上;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是影响草本层地上和地下碳、氮分配的主要因子,能解释其变异的92.8%以上。(4)土壤氮素有效性对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碳、氮分配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气候变暖情景下,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高寒灌丛的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通过提高地下部分碳、氮分配,进而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温度的提高。
|
关 键 词: | 增温 植物器官 碳氮分配 灌木层 草本层 高寒灌丛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植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植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