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厦漳泉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区与预警点识别
作者姓名:柳建玲  李胜鹏  范胜龙  胡勇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福州 35000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 100037;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福州 350002;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福州 350000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FJ2020MJDZ028)
摘    要:厦漳泉地区是福建省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识别、预警国土空间生态薄弱区对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MSPA、MCR等模型方法识别2000-2018年动态稳定性与连通性兼具的生态源地,提取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等构建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采用FLUS模型在生态安全格局限制下模拟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综合划分厦漳泉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区并展开预警。结果表明,厦漳泉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由12个生态源地,66条潜在生态廊道、13条重要生态廊道与若干生态节点等构成,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生态廊道为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部分生境较脆弱的县(区)无生态源地与廊道分布,生态节点集聚特征显著;2030年研究区耕地、林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显著,建设用地向四周的耕地与林地呈环状扩张,挤压生态空间,威胁生态源地与廊道。综上,研究划分了1个生态源地保护带、2个生态修复核心区,并明确生态保护空间预警点,可为完善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保护与建设等提供基础信息,对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协同治理、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福祉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保护修复  预警  MSPA方法  FLUS模型  厦漳泉地区
收稿时间:2020-12-01
修稿时间:2021-09-01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