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李荣 唐源江 廖景平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332021),自然科学基金(39870087,3037009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C20131,2004B20901008)资助 |
| |
摘 要: |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广东省的濒危植物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T.L.Wu)的7个居群137个个体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用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清晰谱带101条,其中58条具有多态性,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7.43%。居群水平相对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在6.93%-35.64%之间,平均为18.24%。经POPGENE1.31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Nei基因多样性为0.1254±0.1686;Shannon信息指数为0.2000±0.2429;Nei基因分化系数为0.5481,表明54.81%的遗传变异分布在居群间,45.19%的遗传变异分布在居群内。物种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在0.8855-0.9511之间。我们认为红花潭是其最适合生境,建议在此建立自然保护区;鉴于兰花蕉居群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兰花蕉的遗传多样性,建议在自然居群间进行相互移栽,以提高群体间的基因交流。
|
关 键 词: | 兰花蕉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
文章编号: | 1005-3395(2005)03-0253-06 |
修稿时间: | 2004-11-29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