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雌性偏好促进象型类的性别异时进化(英文)
引用本文:王世骐,邓涛. 雌性偏好促进象型类的性别异时进化(英文)[J].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0(1): 51-66
作者姓名:王世骐  邓涛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4;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4;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北京10010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摘    要:性双型的特征通常被认为产生于种内争夺交配优先权的斗争。例如,现生和化石的雄性长鼻类动物具有较大的体型和较粗壮的上门齿。本研究阐释了如下现象:化石象型类动物(Elephantiformes,长鼻类的主要类群)一些性双型特征与其进化历史具有相关性,而与性别竞争并非直接相关。在中新世的葛氏铲齿象(Platybelodon grangeri)和狭齿嵌齿象(Gomphotherium angustidens)中,雄性比雌性倾向于具有进化中更进步的特征,如同雄性在进化中领先雌性一步。这种现象可能与雌性偏好的机制相耦合。在象型类动物进化的早期(繁荣期),性别选择压促使雄性比雌性产生更加显著的进步特征;然而,在它们进化的晚期(衰退期),性别选择压似乎减弱,性别的异时进化也减少。这种新的发现或许在大型有蹄类的演化过程中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为那些繁荣的类群中通常性双型显著,如鹿科和牛科;而衰落的类群中通常性双型不显著。

关 键 词:长鼻类  性双型  雌性偏好  进化

Female preference promotes asynchronous sex evolution in Elephantiformes
Abstract:
Keywords:Elephantiformes  sexual dimorphism  female preference  evolu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