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市化驱动下;乡村地区土地利用/覆被(LULC)发生明显变化;进而导致了地表热环境的改变。然而;乡村地表温度(LST)在不同尺度上与景观格局的关系还缺乏理解。本研究以富春江流域乡村地区为例;利用相关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不同分析尺度下(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 m和乡镇尺度);1990年和2020年夏季不同地类景观格局对LST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0—2020年耕地、林地是主要用地类型;30年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主要转化为工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2)中度升温区及重度升温区主要分布于富春江两岸的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工业用地聚集区。此外;随分析单元尺度增加;单元间LST的差异逐渐模糊。(3)不同地类景观格局指数与LST的相关性强弱程度依次为城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耕地>水体>农村居民点用地>林地;且随尺度增大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斑块面积百分比(PLAND)指数对LST的影响最强。耕地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增加是局部LST上升的主要原因;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对LST的影响相对较弱。林地变化不明显;但对地表热环境具有缓解作用。(4)城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景观格局指数与LST之间存在明显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乡村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并为未来降低城市化对乡村环境负面影响的解决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