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型与繁殖型松材线虫数字基因表达谱对比分析 |
| |
作者姓名: | 田浩楷 张帅 柳小龙 张志伟 赵莉蔺 |
| |
作者单位: |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 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 实验室, 北京 100101,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 实验室, 北京 100101 |
| |
基金项目: |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2272,31272323);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KSCX2-EW-J-2);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B-SSW-SMC01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4AA020529) |
| |
摘 要: | 【目的】松材线虫作为林业重大外来入侵种,扩散型幼虫的形成对其传播扩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扩散虫态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尚未阐明。【方法】通过构建松材线虫数字基因表达谱(DGE),从滞育状态的维持、化学感受、代谢途径等方面分析松材线虫不同虫态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参考松材线虫基因组数据,鉴定出2种扩散型幼虫(LⅢ,LⅣ)和繁殖型幼虫(Ln)各有11184、8533和10781个基因。相对于繁殖型虫态,大多数基因在LⅣ中下调表达,该虫态中特异上调表达的基因有化感受体基因、核受体基因以及一些代谢相关基因。推测这可能与扩散型线虫滞育状态的维持相关,并在其生理功能如化学感受和媒介/寄主互作中发挥作用。GO和Pathway富集分析显示,多数代谢相关通路在LⅣ中下调表达,而在LⅢ中的表达均活跃。【结论】以上结果与LⅣ处于不进食、总体代谢水平较低等生理状态的表型相一致。
|
关 键 词: | 松材线虫 扩散型虫态 数字基因表达谱 差异表达基因 |
收稿时间: | 2016-12-11 |
修稿时间: | 2017-01-2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安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安全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