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天山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摘    要:科学地估算亚洲中部天山雪岭杉(Picea schrenkiana)生态系统碳密度与碳储量是评价新疆森林碳汇潜力、评估森林在减缓大气CO_2浓度上升、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功能的关键,对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在天山雪岭杉林区布设的70个野外样地调查数据,结合新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全面估算了天山雪岭杉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和碳储量,分析了其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天山雪岭杉不同龄组叶、枝、干和根的含碳率变化不显著,其乔木层平均含碳率为49%,而林下植被(凋落物、草本等)平均含碳率仅为42%。雪岭杉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87.98Mg·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生态系统总生物量的98.93%。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大小为:干根枝叶,而各龄组生物量排序为: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雪岭杉生态系统碳密度为544.57 Mg·hm~(–2),碳储量为290.84 Tg C,其中植被碳密度为92.57 Mg·hm~(–2),植被碳储量为53.14 Tg C,土壤碳密度为452.00 Mg·hm~(–2),土壤碳储量为237.70 Tg C。天山雪岭杉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异与不同林区林带垂直宽度变化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其生态系统碳密度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和它所处的环境因子西优东劣的变异是相一致的,即不同的环境因素组合是造成天山雪岭杉生态系统碳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