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的影响
作者姓名:于文清  刘万学  桂富荣  刘文志  万方浩  张利莉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佳木斯 154007;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阿拉尔 843300;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201;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佳木斯 154007;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阿拉尔 8433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654; 3117190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9CB119200)
摘    要:为了揭示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入侵对入侵地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及相关肥力的影响,比较测定了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土壤理化性质、AMF侵染率及AMF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降低了土壤pH,使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83.0%,106.9%和111.0%;尽管对全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有机磷含量呈升高的趋势,而速效磷呈降低的趋势。紫茎泽兰入侵降低了本地植物的AMF侵染率;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土壤中以膨胀无梗囊霉(Acauospora dilatata)为优势种的AMF群落结构逐渐转变为以近明球囊霉(Glomus claroideum )为优势种的结构,紫茎泽兰可在其根周选择培育近明球囊霉,而对其它AMF种,特别是对膨胀无梗囊霉则存在抑制作用;基于各AMF种多度的聚类分析表明,形成紫茎泽兰单优群落土壤中各AMF种多度与未入侵的本地植物群落及入侵程度较轻的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群落之间存在明显分歧。综合分析推断认为,紫茎法兰入侵改变了入侵地土壤理化性状,抑制AMF对土著植物的侵染,改变AMF群落,并在其根周选择培育近明球囊霉,这可能是紫茎泽兰入侵及扩张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 键 词:丛枝菌根真菌  紫茎泽兰  外来植物入侵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理化性状
收稿时间:2011-10-09
修稿时间:2012-04-24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