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川西亚高山次生桦木林恢复过程中的生物量、生产力与材积变化
作者姓名:刘彦春  张远东  刘世荣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0804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9038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3A0404)
摘    要: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样地调查方法,利用异速生长方程和一元材积表计算不同林龄桦木林的生物量、生产力与材积,结果表明,桦木林乔木层及平均单株地上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在50 a时达到最大;生产力则先增加而后逐渐减少,乔木层30 a时生产力为7.88 t.hm-.2a-1,到40 a和50 a时,分别下降到5.17 t.hm-.2a-1和1.19.thm-.2a-1;单株平均生产力在30 a时达到最大值1.13 kg.a-1,40 a时下降为0.96 kg.a-1,50 a时略有上升。林分蓄积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平均生长量在50 a达到最大值3.78 m.3hm-2,连年生长量在30 a时达到最大值6.07 m.3hm-2。平均单株材积增长速度随林龄增加而增加,50 a时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

关 键 词:生物量  地上生产力  材积  桦木林  植被恢复
收稿时间:2008-12-04
修稿时间:2009-03-2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