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对香豆酸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及优化 |
| |
作者姓名: | 张伟 刘夺 李炳志 元英进 |
| |
作者单位: | 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2;2.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合成生物学平台 天津 30007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6198,21622605),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3RCGFSY19800)资助项目 |
| |
摘 要: | 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作为苯丙素类物质、芪类物质及黄酮类物质的重要前体化合物,在生物医药、化妆品及食品工业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酿酒酵母作为底盘菌株,利用合成生物学原理构建一株高产对香豆酸的人工酵母细胞。通过对比不同拷贝数的酪氨酸解氨酶(tyrosine ammonia lyase)合成的对香豆酸产量,发现随着基因拷贝数的增加对香豆酸的产量也相应提高;同时对酪氨酸的负反馈调控相关的蛋白质进行氨基酸定点突变得到Aro4pK229L和Aro7pG141S,利用delta位点将突变后的基因整合至酵母基因组,并挑取24株构建成功的酵母细胞进行发酵验证,发现菌株最高产量与最低产量相差28.87mg/L;为了进一步增加对香豆酸的代谢通量,对生成芳香醇类物质的旁路基因ARO10和PDC5进行敲除,发现同时敲除两个基因的菌株对香豆酸的产量最高,是敲除前产量的2.05倍(从42.71mg/L到87.56mg/L)。此外,通过设计前体酪氨酸的梯度添加实验,发现当添加1mmol/L的酪氨酸时,对香豆酸产量达到峰值(174.57±0.30)mg/L,相较于未添加时提高了将近1倍。通过运用合成生物学原理在酿酒酵母中实现了对香豆酸的高产,为后续的芪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
关 键 词: | 对香豆酸 合成生物学 酿酒酵母 内源改造 |
收稿时间: | 2017-03-0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