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 |
作者姓名: | 曹恭祥 王云霓 季蒙 郭中 李艳慧 耿庆春 包瑞 刘佳 |
| |
作者单位: |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10;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林业局, 呼和浩特 010010;红花尔基林业局, 海拉尔 02111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6606);全球环境基金内蒙古项目(GEF-NMG-201601) |
| |
摘 要: | 以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树木年轮学和解析木法,推算过去41年樟子松林的生物量和年净初级生产力,并分析年净初级生产力与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加,樟子松林生物量变化符合逻辑斯蒂生长方程;樟子松林生物量从1977年的4.83 t/hm2到2017年的167.95 t/hm2。樟子松林净初级生产力年际差异较大,呈先增加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多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为4.08 t hm-2 a-1,最高达到6.13 t hm-2 a-1,最低为2.63 t hm-2 a-1。气候因子与樟子松林净初级生产力关系较为密切,并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樟子松林净初级生产力与上一年8月、12月和当年3月的降水量显著相关;净初级生产力与上一年和当年8-9月的月均湿度极显著正相关;净初级生产力与各月温度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尤其是上一年和当年的6-9月温度显著影响着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表明,樟子松林净初级生产力受温度和降水的综合影响,净初级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属于温度敏感型,未来该地区持续升温的条件下樟子松林净初级生产力可能会降低。
|
关 键 词: | 樟子松 年轮宽度 生物量 生产力 气候因子 |
收稿时间: | 2019-08-20 |
修稿时间: | 2021-04-12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