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泥河湾盆地麻地沟E5旧石器地点的遗址成因与石器技术
引用本文:裴树文,贾真秀,马东东,马宁,李潇丽.泥河湾盆地麻地沟E5旧石器地点的遗址成因与石器技术[J].人类学学报,2016(4):493-508.
作者姓名:裴树文  贾真秀  马东东  马宁  李潇丽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自然博物馆
摘    要:麻地沟E5旧石器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岑家湾台地古人类活动集中区,埋藏于泥河湾层灰白色-灰黄色细砂和粉砂层内。遗址发现于200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014年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22m~2,出土143件石制品、8件动物碎骨和235件砾石。遗址成因(标本分布状况、原料与个体大小、风化磨蚀状况和标本空间聚集特征等)分析表明,遗址形成受到明显的水流搬运和改造。石制品原料均来自遗址周围1km~2范围内,岩性以硅质白云岩、燧石和火山岩为主;锤击法剥片和修理石器,剥片和修理随意,石制品形态无定型,显示旧石器时代早期奥杜威(Oldowan)工业特点。初步古地磁年代测定显示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为1.20 Ma。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遗址成因与古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似奥杜威工业  遗址成因  早更新世  麻地沟E5地点  泥河湾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