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子午岭典型植被凋落叶-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特征
作者姓名:张海鑫  曾全超  安韶山  王宝荣  白雪娟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280);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5BAC01B01-01);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1045)
摘    要:对黄土高原子午岭任家台林区内刺槐、油松、侧柏等3种人工林以及桦树、辽东栎等两种天然次生林的凋落叶C、N、P含量、林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3种酶的活性进行分析,并研究凋落叶C、N、P含量与土壤C、N、P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该区植被恢复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结果发现:刺槐、辽东栎凋落叶碳氮比值显著低于其他植被,凋落叶分解速率相对较快;辽东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最高,分别为19.18、1.60g/kg,刺槐土壤全磷含量最高(0.61g/kg);土壤酶活性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全氮、容重及p H影响,与土壤全磷相关性不显著;人工林中,侧柏土壤中3种酶活性均高于其他植被,且侧柏凋落叶碳氮比值相对较低,分解速率较快,相比于刺槐作为造林树种更占优势。

关 键 词:子午岭  凋落叶  土壤酶活性  天然次生林  人工林
收稿时间:2017-04-11
修稿时间:2017-11-1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