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的长江上游瓦氏黄颡鱼群体遗传结构
作者姓名:熊飞  刘红艳  翟东东  段辛斌  田辉伍  陈大庆
作者单位:1. 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省汉江流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江汉大学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环境与健康危害湖北省重点实验室;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9123);;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20034);
摘    要:利用基因组重测序的方法获取高通量SNP标记,分析了长江上游三峡大坝-白鹤滩大坝之间8个不同江段(太平溪、巴南、合川、岷江口、宜宾、邵女坪、桧溪、冯家坪)共136尾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阐明了长江上游瓦氏黄颡鱼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1)三峡库区太平溪群体和巴南群体具有较高的SNP(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数量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遗传来源丰富,其遗传多样性高于其他群体;上游的岷江口、宜宾、邵女坪和冯家坪群体遗传来源单一。(2)瓦氏黄颡鱼存在3个不同的遗传分支,且不同遗传分支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3)群体SNP数量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与河流坡降呈显著负相关,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与地理距离和隔离时间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峡大坝-白鹤滩大坝江段,瓦氏黄颡鱼上游群体具有更低的遗传多样性,更易发生遗传漂变作用,在鱼类遗传多样性保护中需要特别关注;瓦氏黄颡鱼存在3种显著的遗传结构,应视为3个不同遗传单元进行种质资源管理。

关 键 词:瓦氏黄颡鱼  长江上游  遗传分化  遗传多样性  基因组重测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