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氮源及其浓度对标志链带藻合成淀粉和油脂的影响北大核心CSCD
作者姓名:吴桂秀  黄罗冬  高保燕  李爱芬  张成武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生态学系, 广东 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生态学系, 广东 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生态学系, 广东 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生态学系, 广东 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生态学系, 广东 广州 510632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2013AA0658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337);广东省低碳专项(2011-051);珠海市科技重大项目(PB20041018);珠海市科技攻关项目(PC20081008)
摘    要:【目的】以标志链带藻(Desmodesmus insignis)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氮源及其浓度对该藻生长、总脂和淀粉(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该藻在生物能源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硝酸钠、碳酸氢铵或尿素为氮源,5个氮浓度(3、6、9、12和18 mmol/L)的BG-11培养基培养标志链带藻,采用干重法测定生物质浓度、重量法测定总脂、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碳水化合物和淀粉的含量。【结果】标志链带藻在3种氮源下均能很好的生长。最高油脂含量出现在3 mmol/L硝酸钠实验组,达到32.61%(d.w)。当18 mmol/L碳酸氢铵作为氮源时,总碳水化合物与淀粉的含量以及产率都达到最高,分别为56.54%(d.w)和55.33%(d.w)、0.24和0.23 g/(L·d)。以尿素为氮源时,其生物质浓度和各组分含量与其它氮源实验组差别不大,均有利于该藻的生长及各生化组分含量的积累。【结论】以该藻种生产生物能源的成本等综合考虑,以18 mmol/L碳酸氢铵和尿素为氮源培养标志链带藻最优。

关 键 词:标志链带藻  生物质  总脂  碳水化合物  淀粉  单位体积产率
收稿时间:2015-10-15
修稿时间:2016-01-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