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应激颗粒的形成与生物学意义
引用本文:陈新颖,华子春,殷武.应激颗粒的形成与生物学意义[J].细胞生物学杂志,2012(8):837-844.
作者姓名:陈新颖  华子春  殷武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基金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No.NECT-10-048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071250,No.309735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No.1113020801,No.1085020805)资助项目
摘    要:真核细胞对外界压力刺激会做出一系列应答反应,如暂停蛋白质翻译系统,从而使细胞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压力。通过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的形成包裹未被翻译的mRNA是该适应性调节的重要方式。研究表明,环境压力导致eIF2α上游激酶的激活从而磷酸化eIF2α,翻译起始受阻,随后,TIA-1、TTP等蛋白迅速与mRNP结合聚集成SG,并在微管蛋白的帮助下进一步向细胞核聚集,形成成熟的SG。当压力消失,SG依赖微管及其动力蛋白进行解聚,释放包裹的mRNA及蛋白。细胞内成熟的SG在转录后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其组成蛋白在肿瘤凋亡、病毒侵染、免疫、炎症反应及由蛋白错误折叠引起的疾病中发挥作用。该文首次综述了压力颗粒研究进展,为充分认识SG的病理生理性调节功能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应激反应  应激颗粒  转录后调控  病理生理意义

Stress Granule Formation and Its Biological Functions
Chen Xinying,Hua Zichun,Yin Wu.Stress Granule Formation and Its Biological Functions[J].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2012(8):837-844.
Authors:Chen Xinying  Hua Zichun  Yin Wu
Institution:(School of Life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the State Key Lab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Nanjing 210093,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