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175份蜡梅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姓名:王秀军  赵彦贝  王静  李子航  张纪堂  李庆卫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鄢陵县林业局, 河南 许昌 461200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课题蜡梅(修订)(2020-LY-008);北京园林绿化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2019-KJC-02-10)
摘    要:理清蜡梅品种资源、构建指纹图谱是推动蜡梅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鄢陵地区175个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使用NTSYSpc 2.1软件中的UPDM聚类方法分析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基于贝叶斯模型的Structure v2.3.3软件解析175份种质的遗传结构。通过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 GLM)对性状和标记进行关联分析。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平均等位基因数(number of alleles, Na)为6.857,平均期望杂合度(heterozygosity, He)为0.496 3,平均观测杂合度(observed heterozygosity, Ho)为0.503 7,蜡梅Nei’s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494 9,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995 8,表明鄢陵地区蜡梅群体内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UPDM聚类分析均表明可将175个品种(系)分为7个类群。在GLM模型中有15个标记位点与8个表型性状显著(P<0.05)关联,表型变异解释范围为14.90%−36.03%。利用11对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 PIC)最高的引物,构建175份蜡梅品种(系)资源SSR标记的指纹图谱。本研究综合分析了鄢陵地区蜡梅的遗传多样性与SSR分子标记,并构建了蜡梅核心种质资源库,为蜡梅新优品种选育、品种鉴定、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关 键 词:蜡梅  种质资源调查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
收稿时间:2023-05-08
修稿时间:2023-07-18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