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天坑森林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特征
作者姓名:黄林娟  于燕妹  安小菲  余林兰  薛跃规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广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广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广西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省、部研究计划基金
摘    要:以天坑内部-边缘-外部森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植物的群落结构、叶功能性状,探究天坑内外森林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内在关联,为深入了解负地形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恢复退化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比叶面积(SLA: 198.75 cm2/g))、叶面积(LA: 42.70 cm2)、叶磷含量(LPC: 1.70 g/kg)和叶钾含量(LKC: 10.27 g/kg)在天坑内部最高,叶组织密度(LTD: 0.32 g/cm3)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 0.41 g/g)在天坑外部最高,天坑内外森林均易受到磷限制,表明随天坑内部-边缘-外部生境变化,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和生存策略发生了部分调整,物种的防御策略增强,生长投入策略减弱。(2)Shannon-Wiener指数(2.82)、Simpson指数(0.92)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0.87)均以天坑外部最高,功能丰富度(1.05)、功能离散度(1.88)和Rao’s二次熵(4.52)以天坑内部最高,表明随天坑内部-边缘-外部生境的变化,植物功能性状的差异减少,物种分布及其功能性状分布总体上更为均匀、物种数量增多。(3)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功能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功能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不同的制约关系。(4)叶功能性状与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的相关性强,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之间相关性较弱,表明叶性状对生态学过程的变化较为敏感,叶功能性状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

关 键 词:植物叶功能性状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天坑森林  磷限制
收稿时间:2021-10-27
修稿时间:2022-05-22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