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引用本文:戴 婷,邓海霞,蒋中标,王丹妮,杨珊燕,杨晓刚.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10):1946-1950.
作者姓名:戴 婷  邓海霞  蒋中标  王丹妮  杨珊燕  杨晓刚
作者单位:长沙市第三医院超声科 湖南 长沙 410007;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 湖南 长沙 410000;长沙市第三医院血液肿瘤科 湖南 长沙 410007
基金项目: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20161328)
摘    要:摘要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长沙市第三医院行SMI检查的109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两组患者SMI微血管形态分型分布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M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乳腺癌患者经序贯新辅助化疗后再次接受SMI检查,比较新辅助化疗前后、不同疗效乳腺癌患者SMI血流分级差异。结果:良性组微血管形态分型以无血管型,线型,树枝型为主(97.83%),恶性组以残根型,蟹足型为主(80.99%),两组微血管形态分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SM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0,灵敏度为80.99%,特异度为97.83%,准确率为85.63%。68例乳腺癌患者完成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有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D)] 47例,无效稳定(SD)+进展(PD)]21例。化疗前SMI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80.88%),化疗后以0、Ⅰ级为主(69.12%),有效组SMI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87.23%),无效组SMI血流分级以Ⅰ、Ⅱ级为主(85.71%),化疗前后、不同疗效组SMI血流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能有效检出乳腺结节病灶内微小血管形态和血流改变,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 键 词:超微血管成像技术  乳腺癌  结节  良恶性病变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估
收稿时间:2021/11/23 0:00:00
修稿时间:2021/12/18 0:00:00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tructural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and the Evaluation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Abstract:
Keywords:Ultramicro angiography  Breast cancer  Nodules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