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病变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卵巢储备功能及辅助生殖技术结果的影响
作者姓名:兰素伟  王杏茶  王春辉  常丽凤  翟明晶  李阳
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一科 河北 承德 067000;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医院妇产科 河北 承德 067500;承德市儿童医院妇产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基金项目:2019年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1904A040)
摘    要: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病变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对卵巢储备功能及辅助生殖技术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EMs合并不孕症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实验组,另随机选择同期单纯男性因素不孕妇女160例作为对照。对符合临床标准的患者行IVF-ET治疗,计算其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对患者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W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窦卵泡素(AFC)水平进行检测。结果:r-AFS III期、IV期AW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0、11.86,P均<0.05);II期、III期、IV期AFC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0、8.49、9.06,P均<0.05)。r-AFS分期III期、IV期患者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04、4.72、10.46、8.80、11.32、12.21,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AFS分期III期、IV期是IVF-ET不良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II/IV期EMs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妇女的卵巢储备功能,同时降低了IVF-ET过程中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从而对其妊娠结局产生不良的影响。

关 键 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储备  辅助生殖
收稿时间:2022-03-06
修稿时间:2022-03-31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