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植物功能性状对微地形变化的响应 |
| |
作者姓名: | 杨士梭 温仲明 苗连朋 戚德辉 花东文 |
| |
作者单位: |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71210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中国科学院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陕西杨凌 712100) |
| |
摘 要: | 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可以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地形复杂地区,研究不同水平上的植物功能性状随微地形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物种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多变环境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丘陵区森林草原区自然植被为对象,分析土壤养分以及植物各功能性状值在科属和群落水平上微地形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植物的功能性状差异较大,植物科属组成差异是影响植物功能性状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坡向,而坡位对其影响较小;群落水平的性状值在微地形上无显著差异;豆科和菊科植物的叶氮含量和根氮含量在不同坡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禾本科只有根组织密度在不同坡位上存在显著差异;群落水平性状值的根组织密度与土壤氮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豆科植物的叶氮含量和根氮含量与土壤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菊科和禾本科叶氮含量和根氮含量与土壤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不同科属植物在对环境变化响应上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科属物种对环境适应策略不同.
|
关 键 词: | 植物功能性状 微地形 土壤养分 物种水平 群落水平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