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特征
作者姓名:姜冬冬  罗应华  何巧萍  覃林  林建勇  零雅茗
作者单位:1.广西大学林学院,南宁 530004;2.广西大学林学院,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04;来宾金秀大瑶山森林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西来宾 546100;3.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 530002;4.防城港市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西防城港,538000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1JJA130126); 广西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桂林科字 [2021]第34号)。
摘    要:十万大山是广西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其主要植被类型是山地常绿阔叶林。为了解区域内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现状及优势种群结构的发展现状,该文以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1 hm2固定监测样地中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物种组成、径级结构、树高结构并用g(r)函数分析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群落中DBH≥1 cm的木本植物共计7 517株,隶属52科108属153种;群落的优势种有云南桤叶树(Clethra delavayi)、银木荷(Schima argentea)、毛折柄茶(Hartia villos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鼠刺(Itea chinensis)、腺叶山矾(Symplocos adenophylla)、假杨桐(Eurya subintegra)、毛冬青(Ilex pubescens),但优势种的优势地位不明显。(2)群落整体平均DBH为5.51 cm,径级、树高分布呈近似倒“J”型;优势种的径级分布多呈倒“J”型或“L”型,群落有较强的更新能力。(3)群落优势种稳定共存;优势种在样地中呈聚集分布,但优势种间聚集分布的位置有差异。总体而言,群落目前更新状态良好,群落中已有顶极群落优势种的存在,但群落具有一定的次生性特征,还未到达稳定的顶极群落状态,优势种间能稳定共存,有向稳定顶极群落演替的潜力,应继续加强管护,促进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更新与生存。

关 键 词:山地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收稿时间:2023-03-04
修稿时间:2023-05-29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