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草鱼(♀)×赤眼鳟(♂)杂交F1IGF-Ⅰ和IGF-Ⅱ 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特征
引用本文:徐莹,王荣华,金生振,赵鑫,王静安,丁春华,罗红,李东放,李耀国,肖调义.草鱼(♀)×赤眼鳟(♂)杂交F1IGF-Ⅰ和IGF-Ⅱ 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特征[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39(4):1478-1489.
作者姓名:徐莹  王荣华  金生振  赵鑫  王静安  丁春华  罗红  李东放  李耀国  肖调义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特色水产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410128;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水产高效健康生产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德,415000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为探究草鱼(♀)×赤眼鳟(♂)杂交F1生长性状形成相关分子机理,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克隆了杂交F1个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Ⅰ,IGF-Ⅰ)和IGF-Ⅱ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两个基因的组织表达水平,并比较了杂交F1生长性状大、小两个亚群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显示:IGF-Ⅰ和IGF-Ⅱ的cDNA全长分别为824 bp和1 707 bp。IGF-Ⅰ和IGF-Ⅱ蛋白均具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典型特征,即包括信号肽和B、C、A、D和E5个功能结构域,并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IGF-Ⅰ与IGF-Ⅱ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低,仅为26%。IGF-Ⅰ与IGF-Ⅱ在杂交F1下丘脑、垂体、肝脏、脾脏、肾脏、头肾、肠、心脏、皮肤、肌肉、性腺和血液中都有表达,且均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心脏中最低。同池饲养F1的基因表达分析显示,大亚群肝脏、血液和肌肉中IGF-Ⅰ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小亚群对应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1),大亚群肝脏中IGF-Ⅱ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小亚群(p<0.01),表明IGF-Ⅰ和IGF-Ⅱ的表达水平与杂交F1的生长性状相关联。实验结果可为深入研究草鱼(♀)与赤眼鳟(♂)杂交F1生长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科学基础。

关 键 词:杂交F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全长序列  组织分布  生长性状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