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分析海南岛褐家鼠种群遗传多样性 |
| |
作者姓名: | 马晓慧 李宁 王大伟 刘晓辉 宋英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
| |
基金项目: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5154033),中国-新西兰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4DFG31760) |
| |
摘 要: |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是海南岛的主要害鼠之一,海南岛是我国南方海上的重要交通口岸,但关于海南岛褐家鼠的种群遗传多样性以及和邻近地区褐家鼠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情况还缺乏了解。本研究测序分析了来自海南岛、广东、越南等地91只褐家鼠的细胞色素b基因,分析了不同种群中的Cyt b单倍型,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F_(st)),构建了全世界60个褐家鼠的Cyt b单倍型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发现,海南岛琼中/澄迈和崖城的褐家鼠种群没有共享的Cyt b单倍型,种群间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F_(st)=0.453),但这两个群体分别与广东和菲律宾/越南的褐家鼠分享共同的单倍型,表明海南岛褐家鼠与广东和菲律宾/越南褐家鼠近代存在着基因交流。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海南岛和广东褐家鼠的Cyt b单倍型来自共同的单倍型组CⅢ和CⅦ,说明海南岛和广东省的褐家鼠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共同的祖先种群扩散而来。由于褐家鼠喜欢与人伴生,褐家鼠很可能随着黎族人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大约3 000年前)或更早以前,从广西、广东沿海地区迁移至海南。
|
关 键 词: | 褐家鼠 谱系地理分析 单倍型 细胞色素b基因,Cyt b 遗传多样性 |
收稿时间: | 2015-10-15 |
修稿时间: | 2016-08-2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