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综述与专论:人类疼痛的神经网络表征
作者姓名:易阳洋  涂毅恒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49,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2022ZD02064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22035,32171078)资助。
摘    要: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其涉及到多级神经加工过程,神经活动模式十分复杂。非侵入性脑功能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在全脑水平上解析人类疼痛的神经机制。其中,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因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使其在探索人类疼痛的神经机制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聚焦于人类疼痛的fMRI研究,首先概述了疼痛相关的脑响应研究发现,梳理了与疼痛加工相关的多个脑区功能活动变化。然而,调节单一脑区的功能难以影响疼痛体验,提示疼痛加工涉及多脑区之间的协同作用。
由此,本文综述了参与疼痛加工的脑区之间交互现象,这些研究揭示了多条神经通路以串行或并行的方式构成了复杂的疼痛神经网络,进而处理与疼痛相关的感觉、情绪和认知信息。基于上述研究,近年来不断更迭发展的超高场强fMRI及脑脊同步成像技术,助力人类疼痛研究深入到核团和脊髓层面,拓展了疼痛神经网络的精细度和全面性。综上,本文提出了人类疼痛的神经网络表征,并以此为基础指导神经调控技术调节异常的神经网络表征,进而实现缓解疼痛症状的目标。最后,本文讨论了当前疼痛神经表征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探索疼痛特异性表征,对比实验诱发性疼痛和临床自发性疼痛,以及疼痛个体化表征的研究展望。


关 键 词:疼痛  功能磁共振成像  神经网络表征
收稿时间:2024-06-22
修稿时间:2024-08-08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