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嵩草草甸稳态特征及退化演替过程 |
| |
作者姓名: | 林丽 兰玉婷 李本措 司梦可 樊博 张法伟 李以康 曹广民 李杰霞 |
| |
作者单位: | 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 810008;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西宁 810000 |
| |
基金项目: | 青海省科技厅青年项目(2023-ZJ-967Q);2023年度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拔尖人才项目[青人才字(2024)1号] |
| |
摘 要: | 系统构件因子对干扰响应与适应过程是明晰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及稳态转化的基础和核心,对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高寒嵩草草甸退化演替模式序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演替稳态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土壤养分特征、下垫面特征同退化演替的协同变化关系,研究发现:(1)高寒嵩草草甸退化演替过程中植物、土壤、下垫面特征对退化响应具有异步性,其中起负反馈效应的因子对系统特征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是导致系统特征出现平台期的主要原因。(2)由于高寒嵩草草甸不同构件因子对退化响应的敏感性不同,导致高寒嵩草草甸随退化程度的加深,对退化响应敏感的因子逐渐被非敏感因子取代,进而造成系统稳态的转化和系统总体特征在整个退化演替中的阶梯性变化。因此,高寒嵩草草甸构件因子对退化干扰的异步性响应过程和负反馈效应维持了平台期系统特征的相对稳定,但在退化演替过程中,随着维持系统特征稳定的非敏感性因子逐渐被取代,系统将发生稳态转化。
|
关 键 词: | 高寒嵩草草甸 生态系统稳定性 退化演替 状态转化 |
收稿时间: | 2023-09-22 |
修稿时间: | 2024-07-26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