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山茶属瘤果茶组10种植物的花粉和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作者姓名:颜超  肖旭  冉朝辉  李志
作者单位:1. 贵州大学 林学院, 贵阳 550025; 2. 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 贵阳 550025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黔科合基础-ZK [2022]一般072); 贵州省林业局特色林业研究项目(特林研20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400179)。
摘    要:为探究瘤果茶组10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和花粉形态,该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花粉和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测,并分别依据花粉特征和叶表皮特征进行聚类分析,为该组植物的系统演化、分类鉴定等提供依据,其中10种植物的花粉形态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1)10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和大小差异不大,为近球形、长球形或扁球形; 极面观为三裂近圆形或三裂近三角形; 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梭形,极赤比(P/E)为0.85~1.16,萌发沟类型为三孔沟; 外壁纹饰特征差异较显著,为颗粒状、皱沟状或皱波状至颗粒状形态,有较为重要的分类价值。(2)通过对测量指标提取主成分聚类分析,当欧氏距离为4.5时,得到4个分类群,部分分类结果和宏观形态学分类一致。(3)10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为无规则形和多边形,种间形态差异较大; 曾氏瘤果茶和荔波红瘤果茶的上下表皮均有腺体; 气孔器仅分布在下表皮,均为环列型; 垂周壁样式呈现出浅波状、波状、直曲形和深波状。(4)叶表皮微形态的细胞大小和气孔器特征(大小、密度)在种间有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形态和叶表皮微形态在瘤果茶组中类型多样,可作为区分部分近缘种类群的依据。

关 键 词:山茶属   瘤果茶组   花粉形态   叶表皮微形态   系统学意义
收稿时间:2023-11-08
修稿时间:2023-12-12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