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植物残体改变对东北4种典型林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
作者姓名:黄河  王传宽  张全智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院, 哈尔滨 150040;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220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1748)
摘    要: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的最大的二氧化碳通量,受到底物性质、环境因子等各因素的驱动,其中森林凋落物的性状和数量是影响土壤呼吸的重要因素。以东北地区凋落物性质具有显著差异的4种典型林型为研究对象,即杨桦林(AB)、硬阔叶林(HW)、红松林(PK)、蒙古栎林(QM);基于植物残体添加和移除(DIRT,Detrital Input and Removal Treatment)实验,测定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呼吸,探究凋落物和根对土壤呼吸的贡献,揭示其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残体改变对四种林型的土壤呼吸的影响表现出了一致的趋势,凋落物去除延迟了土壤呼吸的峰值出现时间,减小了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异;AB、HW、PK和QM的生长季土壤呼吸通量在6种DIRT处理间的波动范围依次为270—667 gC/m2、284—598 gC/m2、234—610 gC/m2、274—668 gC/m2,地下呼吸通量在6种DIRT处理间的波动范围依次分别为270—485 gC/m2、284—505 gC/m2、131—356gC/m2、186—455 gC/m2,二者皆因凋落物量加倍而显著增加,因凋落物去除和根切断而显著减少。凋落物呼吸对环境因子更敏感,受到凋落物量、根系、凋落物碳氮比、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控制,而地下呼吸仅受土壤温度和根系的控制。AB、HW、PK和QM的单位质量凋落物呼吸在不同处理间波动范围依次分别为0.032—0.046μmol s-1 g-1、0.041—0.055μmol s-1 g-1、0.052—0.059μmol s-1 g-1和0.038—0.047μmol s-1 g-1,除在杨桦林中在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林型均无显著差异;AB、HW、PK和QM的凋落物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值在不同处理间的波动范围依次分别为14%—33%、9%—21%、19%—62%、16%—46%,其中以PK的占比为最高;根切断和凋落物加倍对单位质量的凋落物呼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构建温带森林碳循环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关 键 词:土壤呼吸  温度敏感性  凋落物呼吸  温带森林  
收稿时间:2024-05-15
修稿时间:2024-10-16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