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刈割及摘顶对亚热带人工草地牧草种群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包国章 陆光华 郭继勋 鲍健寅 |
| |
作者单位: |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长春,130023 2.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南京,210098 3.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长春,130024 4.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武汉,4003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九五”科学技术攻关资助项目 ( 96 0 16 0 2 0 2 ) |
| |
摘 要: | 通过比较放牧、刈割及摘顶3种干扰发现,适度放牧、刈割提高了亚热带高山人工草地鸭茅、黑麦草种群的适应性,部分原因在于2种干扰均对牧草进行了摘顶.摘顶解除了牧草的顶端优势及生殖生长。放牧、刈割对牧草产生的生态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通过摘顶而实现。从而提高种群密度、热值及能量积累.单因子的人工摘顶试验表明,牧草顶端优势的维持降低了牧草种群密度,抑制了能量积累。从抑制了种间竞争.持续摘顶解除了牧草的顶端优势。促进了牧草密度及能量的增长,从而提高了牧草种群的竞争力.
|
关 键 词: | 摘顶 放牧 刈割 人工草地 适应性 |
文章编号: | 1001-9332(2003)08-1327-05 |
修稿时间: | 2000-08-1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