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刚竹属植物非笋期营养体分类的初步研究
作者姓名:赖广辉
作者单位:安徽省广德县林业局,安徽 广德,242200
基金项目: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02088011); 安徽省林业厅科研项目(2005-12-01)资助
摘    要:刚竹属(PhyllostachysSieb. et Zucc.)是一个主产于中国,大约有60种的竹亚科大属,当前其属内种间的划分和鉴定主要依据秆箨和新秆的特征。然而,本属植物的笋期大多仅持续20~30 d,其他时间很难见到鲜笋或新鲜秆箨和新秆。应用现今流行的分种检索表和形态特征来鉴别处于非笋期营养生长状态的竹种往往作用不大,这就需要重新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解决这一问题。据长期的野外调查和栽培植物的定点观察,一些性状,如秆的节内距、小枝及叶的排列方式、叶耳及繸毛存在与否及其排列方式、叶舌是否伸出、叶片背面毛被状况等可以作为本属植物非笋期分类的重要依据。如果把握得恰当,利用这些性状和其他特征的组合可以在非笋期将本属现知的所有竹种划分开来,并据此编制了此期的分种检索表。

关 键 词:竹亚科  刚竹属  非笋期  分类  检索表
收稿时间:2014-03-20
修稿时间:2014-07-04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