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放牧强度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张子胥  于倚龙  李永强  焦树英  董智  韩国栋  徐子云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 林学院, 泰山森林生态站, 泰安 271018;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 呼和浩特 010018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0504);教育部草地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团队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708)
摘    要:放牧是内蒙古荒漠草原主要利用方式之一,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对退化草原恢复以及推广精准放牧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不同放牧强度长期放牧样地(0、0.93、1.82、2.71羊单位hm-2(a/2)-1),采用高样本数量的取样设计并结合地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度放牧会显著降低0-30 cm土层全氮含量(P<0.05),全磷含量随放牧强度增强出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放牧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样地(P<0.05),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机碳密度受放牧影响在0-20 cm土层出现显著下降(P<0.05),变化趋势同有机碳含量相似,碳氮比在重度放牧区0-10 cm土层显著降低(P<0.05)。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和异质性斑块的破碎程度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增大;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高度在对照、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区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重度放牧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海拔无显著相关性;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放牧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受海拔和土壤养分含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关 键 词:荒漠草原  放牧强度  土壤有机碳  空间异质性
收稿时间:2019-09-29
修稿时间:2021-03-23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