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水华束丝藻对磷的生理响应研究
引用本文:施军琼, 吴忠兴, 马剑敏, 马帅. 水华束丝藻对磷的生理响应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2011, 35(5): 857-861. DOI: 10.3724/SP.J.1035.2011.00857
作者姓名:施军琼  吴忠兴  马剑敏  马帅
作者单位: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乡 453007;2.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SWU1100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123);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6-002-004);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624440039); 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学科资助
摘    要:束丝藻(Aphanizomenon Morr. ex Born. et Flah.)是我国淡水水体常见的水华蓝藻之一, 由其引发的水华已产生了严重的环境及生态安全问题。然而, 目前对束丝藻的研究仍相对较少。为了揭示环境因子对束丝藻的影响, 研究从淡水水体限制因子?磷入手, 探讨其对束丝藻的生理生态效应, 研究了不同磷浓度(0.00、0.02、0.05、0.50、1.00 mg/L)对水华束丝藻的生长、光合作用及碱性磷酸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华束丝藻在磷浓度低于0.50 mg/L 条件下, 其比生长速率()、最大光合反应(Pm)、饱和光强(Ik)、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均下降, 而暗呼吸(Rd)显著增加, 这表明培养基磷浓度低于0.50 mg/L 时,水华束丝藻产生磷营养胁迫, 导致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呼吸作用增强, 进而抑制其生长。为了应对这种胁迫, 束丝藻显著增加了其碱性磷酸酶活性(APA), APA 的增加, 使得水华束丝藻能够分解有机形态磷物质转化为其可利用无机磷来缓解磷胁迫。当磷浓度高于0.50 mg/L 时, 水华束丝藻各种参数并没显著性差异, 表明磷浓度高于0.50 mg/L 能够保证水华束丝藻的正常生理特征。这些结果揭示了在低磷条件下, 水华束丝藻能通过调节光合作用和APA 等生理响应, 使其保持生存和竞争优势。

关 键 词:水华束丝藻    光合作用  碱性磷酸酶  生理响应
收稿时间:2010-11-04
修稿时间:2011-06-2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