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为研究莲虾共作生态系统夏季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于2018年6月至8月对洪湖莲虾共作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水质进行了定量调查监测,并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共鉴定有浮游植物7门71种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蓝藻门和硅藻门种类次之,三者共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83.1%。浮游植物优势种有8种,以蓝藻门和绿藻门为主。莲虾共作池塘夏季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变化在2.50×106~6.20×107 cells/L和0.93~24.36 mg/L之间,浮游植物密度总体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而浮游植物生物量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浮游植物各门的密度、生物量月份间差异不显著(P>0.05)。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以7月最高出现峰值,不具有明显的月份差异(P>0.05);夏季各月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较好,表明莲虾共作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冗余分析(RDA)显示养殖期间的浮游植物物种密度受水温(WT)、总氮(TN)、氨氮(NH4 +—N)、高锰酸钾指数(CODMn)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而影响莲虾共作池塘各月浮游植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是WT、NH4 +—N、TN。  相似文献   
3.
体型大小与昆虫在温度胁迫下的适应性有关。本文旨在研究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生防天敌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 SelmanVogt不同地理种群对高温的形态响应机制。以恒温25℃作为对照,分别测定莲草直胸跳甲长沙种群和海南种群在模拟夏季特定12∶00-16∶00时段30℃、33℃、36℃高温条件下的幼虫体重、初羽化成虫体重、后足胫节长、鞘翅长、前胸背板宽等指标。结果表明,莲草直胸跳甲两地理种群幼虫体重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两种群雌虫及长沙种群雄虫的体重、后足胫节长、鞘翅长、前胸背板宽度随温度上升显著下降;海南种群雄虫的后足胫节长、鞘翅长、前胸背板宽在各温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33℃、36℃高温条件下,长沙种群的幼虫体重、雌虫体重及雌虫的后足胫节长、鞘翅长、前胸背板宽显著高于海南种群,而长沙种群雄虫的后足胫节长、鞘翅长、前胸背板宽显著低于海南种群。试验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莲草直胸跳甲形态大小对高温的响应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探究莲草直胸跳甲种间进化以及人工培育耐热种群的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引进天敌莲草直胸跳甲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美国引进天敌昆虫莲草直胸跳甲防治喜旱莲子草已有20多年历史.本研究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方法,对引入我国的4个莲草直胸跳甲地理种群(广州、重庆、昆明、福州)的遗传多样性情况进行分析,并以美国佛罗里达种群为参照,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其种群的遗传分化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111条随机引物中选取13条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对5个种群的25个样本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2.0%,其中美国佛罗里达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显著高于我国的4个地理种群;25.5%遗传分化发生在4个群体间;对各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采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 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遗传距离与种群空间分布距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野生型和栽培型黄花蒿叶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栽培型和野生型48 h的LC50分别为0.295和0.567 mg·ml-1,以栽培型的杀螨毒力较高;对2种提取物进行柱层析分离,野生型最终分离出19个馏分,栽培型分离出17个馏分,其中野生型的第11馏分与栽培型的第13馏分的杀螨活性在2.5 mg·ml-1,处理48 h的校正死亡率均为100%,与其他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将杀螨活性较好的馏分进行毒力测定得出,处理48 h,野生型馏分11的LC50为0.120 mg·ml-1;栽培型馏分10、12和13的LC50分别为0.144、0.163和0.117 mg·ml-1.表明栽培型黄花蒿叶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优于野生型.  相似文献   
6.
【背景】水流是外来入侵生物传播蔓延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水生生物。水生杂草在水流传播过程中也经常携带其天敌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如莲草直胸跳甲经常随着空心莲子草在水流中传播。研究水流对莲草直胸跳甲存活的影响及其对种群迁移的间接协助作用,可为解析该天敌抵御洪涝灾害和借助水流传播的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莲草直胸跳甲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进行水流模拟,比较水流转速(1000、1250和1750r.min-1)和时间(30、60、90和120min)对不同虫态莲草直胸跳甲(雌雄成虫、幼虫和卵)存活率的影响,并推算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和幼虫在野外随水流传播的最大距离。【结果】水流速度对昆虫的存活和发育具有一定影响。在不同旋转时间和转速下,雌雄成虫的存活率较高,幼虫次之,卵的存活率最低;雌虫随水流传播能达到的最远距离最大,雄虫次之,传播距离最小的是幼虫。【结论与意义】莲草直胸跳甲可随水流进行远距离传播和自然扩散,对于利用莲草直胸跳甲防治空心莲子草,缓解水渠和河道的堵塞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7.
8.
采用甲醇回流提取和硅胶柱层析方法,从紫云产黄花香茶菜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结合1H-NMR、13C-NMR数据及文献资料鉴定为黄花香茶菜乙素(Ⅰ)、黄花香茶菜丁素(Ⅱ)、大萼变型香茶菜甲素(Ⅲ)、3β-Hydroxy-18α,19α-urs-20-en-28-oic acid(Ⅳ)、齐墩果酸(Ⅴ)和熊果酸(Ⅵ)。其中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以来源于重庆、广西、湖南、广东、江苏、陕西等省区的72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产地与类型及采收方法对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为良种的选育和药材的采收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1)早熟型与中、晚熟型青蒿素含量的差异显著,其顺序为:中熟型>晚熟型>早熟型;(2)在同一管理条件下不同茎秆颜色的青蒿素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其顺序为:白杆型>黄绿秆型>紫秆型>绿秆型;(3)不同产地的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一致,青蒿素含量最高时期为孕蕾期,是最佳采收期;(4)不同部位之间青蒿素含量差异显著,以叶片的青蒿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活血莲幼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速繁殖.结果表明,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 + 6-BA 0.5 mg/L + NAA 0.2 mg/L;丛生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 + 6-BA 1.5 mg/L + NAA 0.05 mg/L;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0.5 mg/L + NAA 0.05 mg/L,增殖倍数可达8~10;生根培养基为1/2MS + IBA 0.5 mg/L,生根率95%,根长2~3 cm.生根苗移栽到泥炭土+少许珍珠岩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