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中国云南高原鳅属洞穴盲鱼一新种——邱北盲高原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和2006年,在云南省邱北县腻脚村一喀斯特洞穴深处各采到一批盲鳅标本,经鉴定,为高原鳅属(Triplophysa)一未记录的新种--邱北盲高原鳅。新种具有的特殊头形及可数性状等特征,与中国已记录的穴居高原鳅均不同,而与分布于金沙江水系的前鳍高原鳅(T.anterodorsalis Cao et Zhu)相近,但新种有下列特征可与之相区别:1)无眼vs.眼正常;2)背鳍分枝鳍条7vs.8-9;3)尾叉形vs.尾微凹。新种与同水系(南盘江)的大斑高原鳅(T.macromaculata Yang)也较相近,但可与之相区别:1)无眼vs.有眼;2)无色素vs.有斑;3)尾叉形vs.尾微凹。  相似文献   
3.
大别山区黑沟绿太阳鱼种群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太阳是2015年4月在大别山区淠河流域支流中新发现的入侵类。利用2015年7月从黑沟中采集的78尾绿太阳标本,对该物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测量和分析。结果发现绿太阳种群内的形态相似性较高,但还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相比性别,年龄是造成这种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雄性从Ⅰ龄开始出现显著的形态分化,而雌性差异并不显著。这种形态学的差异完全符合雄筑巢护卵的习性,具体表现在雄头部指标(D1-2、D2-3、眼间距、眼后头长、头长)、臀鳍附近指标(D5-7、D5-8)、背鳍基部指标(D6-8)和尾柄处指标(D9-10)增大。同时相比Ⅰ龄以上的雄,雌和0龄雄的尾柄指标(D8-10、D8-9)较长,身体更适于流水环境。这种雌雄体型上的变化,将有助于雄占领溪流环境中的静水区(深潭),而雌和0龄占领流水区(急滩、湍流),这为该种群适应山区溪流的水文环境,合理分配生态位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使其对大别山区其他类具有较大的生态危害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区分黄颡(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瓦氏黄颡(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及其杂交种,前期研究构建了一个YY超雄黄颡的BAC文库并筛选到了一个包含性别连锁标记Pf62-Y的BAC克隆。研究对该BAC克隆进行测序并鉴定到了一个新基因Inad-like,而且Inad-like的外显子序列在X和Y染色体上基本一致。通过黄颡Inad-like的外显子序列及序列的保守性我们设计引物在瓦氏黄颡中扩增获得了其部分内含子序列。通过内含子序列比对,发现瓦氏黄颡比黄颡少了一个DNA片段。基于黄颡和瓦氏黄颡的显著遗传差异,设计了一对引物,该引物在黄颡和瓦氏黄颡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1908和1178 bp DNA片段,而且在杂交黄颡中同时扩增出这两个DNA片段。总之,这个新的遗传标记提供了一种稳定、高效识别黄颡及其与瓦氏黄颡杂交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mtDNA Cyt b序列分析齐口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测定了长江上游4个齐口裂腹(Schizothorax prenanti)野生群体(重庆巫溪、重庆城口、四川雅安、四川阿坝)共104个个体的线粒体Cyt b基因部分序列, 以探讨齐口裂腹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 在104个个体Cyt b序列中共检测到43个多态性位点, 25个单倍型。4个齐口裂腹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介于0.704—0.884, 核苷酸多样性介于0.007—0.012。群体间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介于0.008—0.017, 其中四川雅安群体与四川阿坝群体间遗传距离最近, 基因交流频繁。重庆城口群体与四川雅安群体间遗传距离最远, 基因交流受阻。AMOVA分析表明, 齐口裂腹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群体内部, 且组群间、组群内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中性检验得到Tajima’s D和 Fu’s Fs的值不显著, 且歧点分布图呈多峰, 表明长江上游4个齐口裂腹野生群体未经历过种群扩张。研究旨为齐口裂腹野生资源保护提供必要参考意见, 同时为齐口裂腹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采自云南曲靖龙华山下泥盆统徐家冲组顶部的一件大瓣科化石,定名为龙华全瓣,对新属种与其它瓣甲类的比较表明全瓣是原始的大瓣类,它与其余的大瓣类构成姊妹群。通过对大瓣科的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认为,瓣甲目起源于华南,而大瓣科的祖先几乎是广布的,大瓣科隔离分化模式显示,在泥盆纪期间,华南区与东冈瓦纳区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金鱼的身世     
,被誉为水中的活宝石。或许你会认为金的价值与宝石相去甚远,誉为活宝石有点夸张。但是,如果不是受"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观的影响,单纯地从审美角度来看,我倒认为把金比作宝石是贬低了它。没有生命的石头哪能比得上这活生生的画卷呢?更何况,想当年,金初入时尚的时候,只有王侯将相之家才养得起,它的身价真是堪比宝石。  相似文献   
8.
海洋野生与养殖比较, 其油中含更多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脂溶性维生素等活性成分。为提高海洋野生的利用价值, 以野生小带为原料进行酶法提油工艺研究。分析了不同的温度, 时间, pH值等影响因素下的提取、萃取以及离心效果, 以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 液固比为6、pH7.3、酶量1000 u/g原料、搅拌速度200 r/min、45oC酶解90 min; 最优萃取条件: 萃取剂100 mL(每20 g糜原料)、pH4.0、40oC萃取25 min; 离心条件: 离心速度3000 r/min (1865 g)、离心时间10 min。上述工艺条件下提油率为79.90%。改进了传统的油提取工艺, 在活性成分保护上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稻共生系统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五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之一。我国侗族地区广泛实行的”稻鸭”复合耕作系统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效益显著,同样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名品鉴赏     
事实上,人们除了以固有的标准鉴赏热带之外,还惯以稀为贵、少为好的眼光来审视事物。这就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视孔雀、剑尾以及红绿灯等视为上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